近年来,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先后与餐饮、便利店、住宿等各领域知名品牌达成合作,在用户需求场景进行多维布局,逐步实现品牌合作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广覆盖。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街电基于多品牌合作,所打造的共享充电宝+场景的“亿级”用户流量入口,为合作伙伴商业价值最大化进行深度赋能。 2015年,“共享经济”兴起,单车、充电宝、雨伞、汽车、手机等共享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破土而出。乘着互联网创业浪潮,“共享经济”成为创投领域最火的关键词。其中,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兴领域之一,共享充电宝开始进入其中,并涌现出街电等第一批行业入局者。 而在经历17年的井喷元年、18年的冷静洗牌期之后,共享充电宝赛道回归理性,拥有前瞻性目光与发展潜力的实力企业脱颖而出。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相对稳定而又快速变化的行业成熟期,进一步争夺市场份额和实现流量入口价值变现成为该阶段的发展重心。 以共享充电宝用户份额占比40.5%,位列第一的企业深入分析。近年来,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开展了系列商家入驻活动。这些深度合作涉及餐饮、住宿、便利店等各个领域,对品牌自身、用户、商家、行业释放了不同的信号。对街电自身来说,率先抢占大众出行各个生活情境、深化场景布局是其开拓全新流量入口、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于用户而言,街电与各个商家联合,是基于移动充电基础之上的服务联动升级,将“不断电生活”的倡导进一步覆盖大众生活的娱乐场景;对商家与行业来说,基于多品牌合作,街电致力于打造共享充电宝+场景的“亿级”用户流量入口,最大化赋能合作伙伴的商业价值,为共享充电宝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全新思考。 1.共享充电宝行业顶尖玩家出现 抢夺用户流量入口成为行业竞争关键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高光时刻,是2017年上半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上半年,共有22家创业公司入场共享充电宝领域,包括BAT三巨头之二(腾讯、阿里巴巴)在内的30余家投资机构纷纷入局。短短40天,就获得11笔融资,行业内融资总额达12亿元,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融资额的5倍。同时还有支付宝芝麻信用的入驻,很多共享充电宝不用支付押金就可以直接使用,更是让共享充电宝红极一时。 此后,共享充电宝行业便迅速进入洗牌期。得益于底层逻辑的迅速成熟、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街电、小电、怪兽等顶尖玩家在洗牌期得以脱颖而出,行业竞争也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如何通过释放流量入口价值获得更多商家青睐进驻更多线下场景,成为品牌商业竞争的关键。而商机的背后,是创造和挖掘用户需求的结果。 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一系列用户新需求。其中,对移动电源的硬核需求普遍存在。可以说,共享充电宝行业成为新兴市场,是“共享经济”风口,资源共享催生的一大产物,符合用户消费升级下,“不断电生活”的核心诉求。同时,随着5G时代的来临,用户对终端续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终端续航技术短期内未获得突破的情况下,充电宝的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 此外,行业数据也佐证了共享充电宝市场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19年7月中旬,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共享充电宝行业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大盘稳步扩张,已经渗透商场、餐厅、机场及休闲娱乐等主流消费场景。街电、小电、怪兽等主要玩家均已实现盈利,共享充电宝行业资源将向这些头部企业整合,2019年将是行业“相对稳定而又快速变化的行业成熟期”。同时,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达3.05亿人,2020年用户规模将增长至4.08亿。 这意味着共享充电宝已经走出风口期,进化成为拥有长久生命力的成熟业态
|